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襄阳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获评“优等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8 13:49:00

  近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襄阳市获评优秀等次。

  随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联合下文: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国家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路径,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星光闪耀,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陆续建成开放,干部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文化惠民品牌不断打响。打卡观美展、趣味享阅读、轻松学才艺、登台显风采、景区享文化……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市民共享更多优秀的文化发展成果。

  加强阵地建设 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据统计,在襄阳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前的2013年,襄阳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36484万元;在2016年示范区创建成功时,襄阳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到86524万元,增幅为137.16%;2021年底,襄阳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至112378万元,是2013年创建前的3倍,是2016年示范区创建成功时的1.29倍;2013年至2020年襄阳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均增幅达29.71%,增长幅度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

  市政府投资30多亿元建设的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科技馆、规划展览馆等一大批重点文化项目,目前已成为标志示范性场馆。其中,市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5.4万平方米,在全国地市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于2020年建成开放;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新馆即将投入使用。

  此外,2016年至今,我市新建成开放县级“三馆”10个,目前在建县级“三馆”6个,另有4个县级“三馆”即将启动建设。

  在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场馆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借助民间力量建设“小而美”的民间文化场馆,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建设方式。

  今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首批11家民间博物馆名单。

  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不断壮大。2016年,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破茧成蝶。依托“工业遗存”,以“文化创意”为主题,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发展成为我市一个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

  银河运动公园、六〇三文创园、“建设汉江”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创园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丰富文化供给 服务菜单更精更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我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度和幸福感,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在共享发展中增进人民福祉。

  打造一批有襄阳特色的活动品牌。“欢乐襄阳”“群星音乐厅”“汉江讲坛”“少图课堂”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其中,“群星音乐厅”获得原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创新奖”;百场“欢乐襄阳”惠民演出实现了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枣阳市也在群众身边搭建“帝乡大舞台”,让农村寂静的夜晚热闹起来。

  创作一系列襄阳本土的文化精品。《长山壮歌》《远山丰碑》《黄河绝唱》《灯影老屋》《九连墩》《醉美莺河》等一批剧目在全国、全省大赛中屡获大奖。2018年以来,4台戏曲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1台剧目入选文旅部重点扶持作品,3台剧目获得省级奖项4个。

  全市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不断壮大,文艺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日益完善,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200余场次,送图书2万余册,送春联和书画作品1万余件,举办文学大讲堂、文艺讲座、文艺培训100多场。

  搭建区域公共文化联盟暨文化交流平台。由襄阳市牵头发起的“襄十随神”(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鄂西文化联盟下设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等子联盟,以全面展示区域公共文化发展成果为主要手段,推动区域携手打造中部区域公共文化创新品牌。

  近些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文化惠民活动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让文化触手可及。市图书馆积极扩建“空中图书馆”,将各类电子资源搬上“云端”;市博物馆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推出“昭明课堂”微课堂,用于展示文物精品。

  此外,多项展演活动也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让各地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在“云端”大饱眼福。

  深化文旅融合 助力高质量发展

  襄阳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襄阳持续举办的“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十大知名节庆”活动。第十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通过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景式推介,呈现出一幅在襄阳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景画卷。

  推进文艺院团、群众文化活动、非遗、文创产品等进景区;持续策划有特色、有创意的景区活动,积极赴省外开展宣传推介,吸引八方游客来襄阳做客。

  多个重大文旅项目在襄阳大地落地开花。唐城、汉城、华侨城等文旅新高地陆续建成开放。襄阳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古隆中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唐城景区、襄阳古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襄阳北街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同时,我市文旅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融合发展新引擎动力澎湃。

  去年,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国银联湖北分公司发放总价值45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这是我市首次采用线上发券的形式发放文旅消费券,文旅惠民赋能市民幸福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襄阳将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着力扬优势、补短板、提品位、塑品牌,建设文化和旅游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来源:襄阳日报 陶丽娟 赵亮 张亚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太好了,家门口的讲习班终于开课了,家里的‘神兽’有人管,我也好安心上班。”近日,家住长沙县湘龙街道盘龙社区的张女士说起“家门口&rd[详细]

2023-07-21 10:07:11

  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2023年7月20日上午,岳麓区洋湖街道白庙子社区邀请长沙市岳麓区羽翼心理服务中心莫成开展“青听心语&rdq[详细]

2023-07-21 10:06:03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共建共享法治社会意识,普及民法典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7月20日上午,岳麓区司法局洋湖司法所联合蓝天村在洋湖明园小区开展长沙市[详细]

2023-07-21 10:04:38

  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023年7月20日,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司法所组织5名大学生来到莲花镇云集村马湖塘组法治文化广场[详细]

2023-07-21 10:03:34

  “百家春超市每月赞助奶粉一罐”“我提供免费家庭水电维修,比如水龙头、灯、门,总之他家坏的东西,我尽力负责完成,做出我该做的事情”“庖[详细]

2023-07-21 10:02:11

  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加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2023年7月19日,天心区赤岭路街道新丰社区在辖区开展以“提高风险防[详细]

2023-07-21 10:01:04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非遗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课外生活及兴趣爱好,增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2023年7月7日,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梅岭社区[详细]

2023-07-21 09:59:54

团员志愿者带领青少年追寻红色足迹青少年们认真聆听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激励新一代青年与时俱进,进一步了解湖南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重温往昔峥嵘岁月,使广大青少[详细]

2023-07-21 09:56:56

  • 湘ICP备2023011976号
  • 稿件投诉:2132650680@qq.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