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绿树远山,长沙县三棵树茶园的碧色海洋令人心情舒畅。云雾之间,一排排茶树形成片片“梯田”,踱步茶间游道,茶香簇拥,绿树掩映。
据了解,长沙县现有茶园面积10.6万亩,良种茶园达8.58万亩,占总面积81%,县外订单茶园面积40余万亩。拥有茶叶种植、加工龙头企业 12 家,规模茶企 7 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0 余家,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 45 亿元。

长沙县金井茶园。刘百浩 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抓住了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
建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2022年5月起,长沙县计划投资 2038 万元建设总面积 1756 平方公里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金井镇石壁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区,辐射周边13个镇。
品牌建设健全产销体系 科技支撑保障持续发展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长沙绿茶特色品牌专场推介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作为“一县一特”产品的长沙绿茶全面展示了其地理标志品牌优势。
依托长沙绿茶品牌运营中心,长沙县加强品牌宣传、营销及重大活动策划,湘丰茶业集团、长沙县金井茶厂纷纷在项目实施期内进行品牌培育,多次荣获行业大奖;与此同时,还依托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为首席专家的长沙绿茶名优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模式和机制创新,在标准化种植、加工、产品创新等方面赋能长沙绿茶。中心基地建设于今年在金井镇金龙村完成,目前已启动名优茶中试车间、院士实验室、新产品研发车间等项目建设。

图为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绿茶产业园。章帝 摄
“当前茶树生长进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主要虫害有小绿叶蝉、角胸叶甲、茶尺蠖等病虫,可以采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也可以适当使用少量农药防治。”今年6月,在高桥镇鸿大茶叶公司的百亩茶园内,茶树正处于高温高湿的生长期,来自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处长李健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沅江、谭正初等专家与基地负责人一道查看茶树生长情况,查找发现问题,并就病虫害防治提出指导建议。
2022年,长沙县着力打造科技特派员“点线面”综合服务模式,成立“长沙绿茶”科技特派员团队,按“1234”模式选派科技特派员,即1个品牌运营中心,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茶叶专业示范村,4个重点项目单位派驻科技特派员,在提标茶叶加工车间、优化茶叶加工工艺、培育茶叶龙头企业等方面精准对接,助力产业加快发展、企业迅速成长、茶农增收致富。
种养基础转变生产方式 加工转化培育产业集群
新茶园符合现代工艺的生产要求,老茶园配套上不来怎么办?
紧压茶车间的维修、消防改造及生产设备购置;购置茶叶加工设备 10 余台(套),提升加工转换能力 5%;添置名优茶生产线一条,小包装自动化生产线 2 条,添置除尘设备、风机、电机、输送带等辅助设施设备,对厂房进行配套改造......据介绍,长沙县支持老茶园更新改造和新建茶园标准化管理,推广无性系良种,目前茶园良种率达到81%;支持茶叶测土配方施肥、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目前绿色防控率达100%;支持有机茶基地认证,扶持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示范茶园基地创建。

红花与绿茶交相辉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诗如画。章帝 摄
提高茶园的标准化建设水平,长沙县将稳面提质优一产摆到了重中之重。
金井茶园对核心茶园进行了提质改造,完善了茶园生态防控体系,生产环节不施农药、不打化肥,集成绿色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获得国家绿色认证;湘丰茶叶集团开展温室大棚基础工程和供电主线接入工程建设,同时购置了声光物理除虫设备并同步开展物理除虫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成果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评价......长沙县完成近万亩茶园的沟、渠、路、喷滴灌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并打造了石井村、石燕村、葛家山村三个村级千亩示范片。
精准扶贫完善利益联结 融合平台加快园区建设
就业家门口,照样能增收。
“采一斤优质的绿茶能赚百来块呢!忙过一个春茶季,有时候能赚2万块。”杨伟霞是金井镇金龙村村民,在金井“三棵树”茶园当茶农已有好几年了,每到春茶采摘的时候,便是她最忙碌的时候。

新鲜的绿茶制作好后准备上市。章帝 摄
“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据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汤宇介绍,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与村民共同致富;而金井茶厂参与“千企帮千村”行动,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对接帮扶长沙县金井镇蒲塘村等贫困村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已为 200 余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解决就业和生活问题。
流转土地、集体经营、市场运作、就近就业、常态增收......不少茶厂与相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制定了长效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和长效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带动贫困户和村内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民增收提供长期稳定渠道。
“金井社区井溪片区美丽宜居示范点每天都会迎来数百甚至上千名游客,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金井镇文旅办副主任罗娟向记者介绍,以美丽宜居村庄为载体,以红色经典为依托,金井镇融合各类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村落成景,以景区化运营兴旺全域旅游。
“很多客人都是城里组团来的,就是看中我们这的好风光。”谈起自家生意,金龙村的张勇笑容满满。据介绍,镇上的金龙村花园片区、金井社区井溪片区等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都是以3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2022年上半年,全镇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旅游业综合收入4000余万元。

图为茶农们埋首忙碌。章帝 摄
融合发展促三产。长沙县以“产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劳动变休闲,农舍变民宿”为核心,结合长沙县现有茶旅资源,制定茶旅游精品路线,根据各镇特色,进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园区的企业发展迅速,园区内全年综合产值达到 45 亿元,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茶农增收,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3 年,长沙县将在产业园区,以茶叶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将长沙县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茶叶集散中心”,实现茶叶产业总产值达到 47 亿元。
◎星沙时报记者 熊冰俏 通讯员 陈兴
信息来源:掌上星沙 责编:丁昕雅 审核:黄聪
相关阅读
2023-07-21 10:07:11
2023-07-21 10:06:03
2023-07-21 10:04:38
2023-07-21 10:03:34
2023-07-21 10:02:11
2023-07-21 10:01:04
2023-07-21 09:59:54
2023-07-21 0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