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总面积14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83.62万人,截至2022年11月15日,共有1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5个城区易积水风险点,湘江一线大堤32公里,流动人口大,经济发展快,老旧房屋多,洪涝风灾、地质灾害等时有发生,给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危害,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不少考验。
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天心区以风险普查为抓手,在探索中开发了“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管控系统”,为实现风险普查成果的转化运用提供了“天心方案”。
一、在普查中进行突破
2022年6月底,为实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天心区坚持以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突破口,将通过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列了一张清单交给了区普查技术支撑单位。区普查技术支撑单位投入14人的研发团队,耗时45天,为天心区研发完成“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管控系统”(1.0版)。将普查成果与应急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普查数据与应急指挥平台的结合。
管控系统分为风险普查、减灾能力、历史灾害、风险监测、预案管理和应急指挥6个板块,可以对风险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利用风险事件预防“一体化、扁平化”机制,科学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的社会化应用,帮助指挥人员实现应急指挥命令一键下达。
二、在运用中不断实践
成果运用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技术支撑单位对天心区的部分危房进行了监测,并递交了《长沙市天心区肉联厂小区重点建筑物CR-InSAR形变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位于黑石铺街道黑石铺社区的肉联厂宿舍1栋和9栋出现沉降加速问题。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区减灾委办公室根据报告内容,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发送了《风险提示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人居环境局和黑石铺街道办事处表示,会密切关注,加强巡查,做好预案,遇到紧急情况及时转移宿舍居民。
三、在服务中继续丰富
2022年10月13日,天心区打造的综合减灾科普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400多平方米,设置了灾害分类、灾害监测、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四大展厅,分别从培训、监测、应急处置到救援和灾后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成为社区居民参观学习的重要场所。
下一步,天心区将不断创新综合减灾科普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综合减灾科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依托综合减灾科普馆开展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将在五年内建立10个综合减灾科普馆,整合公共基础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稳步推进基层的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相关阅读
2023-07-21 10:07:11
2023-07-21 10:06:03
2023-07-21 10:04:38
2023-07-21 10:03:34
2023-07-21 10:02:11
2023-07-21 10:01:04
2023-07-21 09:59:54
2023-07-21 0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