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融媒讯(通讯员向晨琛、王立书)今年以来,襄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决策部署,不断推动才尽其用的新合作、新载体、新流动,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襄城智力支撑。

强化合作,激发借智发展“源动力”。在全省率先启动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征集辖区内企业技术需求22项,8个技术项目与多家省内外高校达成合作。持续推动大学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吸引武汉理工大学等20余支高层次人才团队参与我区企业项目研发,30余家企业与武汉工程大学等省内外多家高校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协助航力机电连续两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合作。凌晟药业通过校企合作创新,突破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7-AVCA产品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均为国内第一。航鹏动力“大型超高效混合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入选省“双创战略团队”A类科技创新战略团队,韵生科技入选全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称号,巴黎香、京阳天诚等3家企业项目入选市级“隆中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构筑载体,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拓展人才创新发展空间,加快创新平台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台基半导体企业新建湖北省电力电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功率半导体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台基半导体技术中心三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全区培育建设2家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和8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新增入孵企业44家,带动就业5000多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金达成精细化工、华壁新型建材和长城星科建材3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湖北省“瞪羚”企业,今年以来先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8家。大力推动荆洪生物、凌晟药业、裕昌公司等企业建立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名专家分别赴航力机电、巴黎香企业开展技术指导5次,解决技术难题3个,服务时常达160小时。

促进流动,疏通人岗相适“导流渠”。深化事业单位人才流动管理机制改革,充实优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实施好“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政策,4名新招录人才落实编制,规培后将到定点卫生院工作。调整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推动乡镇卫生院副高级岗位比例由1.8%提高到10%。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47名校长和教师进行全区轮岗交流。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下沉,积极承接海智专家荆楚行暨科创湖北(襄阳)服务基地揭牌仪式活动,为海内外专家人才与辖区重点产业企业架起联系流动平台。组织“教授博士企业行”和“企业专家高校行”活动,来自省内外17名专家分别赴航力机电、巴黎香、金达成、凌晟、荆洪生物等企业开展技术指导20余场次。选派4名“科技副总”到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技术诊断、产品开发等技术指导,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67名科技特派员签订聘用协议,助推企业科技进步,培育优势产业。
相关阅读
2023-07-21 10:07:11
2023-07-21 10:06:03
2023-07-21 10:04:38
2023-07-21 10:03:34
2023-07-21 10:02:11
2023-07-21 10:01:04
2023-07-21 09:59:54
2023-07-21 0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