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县有个环潭镇,环潭有个龚家湾。
环潭是一片丘陵地带,“七山一水二分田”;龚家湾无“田”无“水”,全是“山”。
却不是真正的山,没有林壑优美,只有梁峁起伏,矮坡低缓,平平淡淡。

但加玉杰说,丘陵的价值就在于它既可以是山,也可以是畈,适合跨界融合发展。
加玉杰是随州市岳雄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2015年把龚家湾12000多亩荒山秃丘流转过来,种油茶。
“农业投资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但只要项目选准、管理到位,一旦见钱就源源不断……今年我开始见钱了。”日前,加玉杰与到访的记者畅聊了一番。

“哪个行业不好搞,我就搞哪个”
加玉杰年届五旬,早年是个乡镇教师。
那时在农村教书最头疼的是缺卷子,连蜡纸刻印都少,用复写纸一张张抄,手抄得生疼,还字迹不清。他辞职跑印刷,很快,印务企业越办越大。即便眼下网络时代,他的印刷厂仍每天机器轰鸣。
“你一个搞印刷的,怎么跑来搞农业?”记者问。
“跨界是有点远。”加玉杰笑,“我不是环潭人,是安居镇人,我支持安居老家只捐赠财物,没办项目。来环潭种油茶,是因为有一次听朋友说这里油茶难搞,投资商都撤资了。哪那么难搞?我就跑来看看。”

这一看,才知道油茶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种3-5年挂果,8-10年丰产,管护到位丰产期达100多年。尤其是看到当年武汉知青种下的油茶林50年了还枝繁叶茂,他很感动,“农村多是空巢老人,年纪大了,我把油茶种起来,请他们参与护理,除除草、施施肥,就有收入,多好的事!”
老婆孩子坚决反对,说万一亏了呢?但反对无效。他的“固执”源于他的逆向思维,“都说不好搞的事,往往最有商机。”他笑,“我2015年开始种油茶,老婆一次没来过,今年该来看看了吧。”

“今年旱情罕见严重,对我毫无影响”
别以为种茶只是栽茶树,他是先把所有山坡挖成梯田,再在梯田上错落栽茶。从航拍照片上可见,这12000多亩矮丘低山,以前砂石裸露,如今绿茵朵朵了,青翠的绿叶间挂满青褐相间的油茶果,迎风摇曳。环潭镇党委委员张桄沦说,一蓬蓬油茶最先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卫士”,油茶基地的第一个效益,是社会效益。

令记者大感意外的是,沿梯田拾级而上,先以为山包上是亭台轩榭供人休息之所,不,是蓄水池。“都以为灌溉就是浇水,不对,水往下渗,即便每棵茶树都浇到,坡上茶树还是比坡下的水份少,养份还是不均衡。”加玉杰投资2000多万,在相应的山包顶上,均匀分布建蓄水池,水抽上去润泽整个山体,再漫山铺满高效节水滴灌带,整体墒情没有高低分别,都均匀了。“今年的旱情这么严重,我的茶树无一受灾。”

“吃过的亏必须带来效益”
他当然受过苦,也吃过亏。
最先采购的苗长势很好,不挂果,亏了100多万。他没找人扯皮打官司,“不能遇事就怪人家坑你,苗圃公司都说自己的苗好,很正常,有可能的确很好,但适不适合你的土壤,两码事。”唯一的办法,是请教专家。

记者看到,基地有一块“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高产油茶示范林”宣传牌,指导专家“姚小华”和“赵学民”在牌上亲笔签名。姚小华是中国油茶首席专家、赵学民是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研究员。油茶界泰斗以亲笔签名方式为他“站台”,可以想见他一次次拜访,怀着怎样的赤诚,“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国家林科院、林科院亚林实验中心、省林科院以及中南林大、湖师大、湖北生态工程职院……都在我这儿建了实验基地。”

加玉杰对全国油茶品种了如指掌了,“目前我主栽的长林3#、4#、18#、40#、53#五个品种,均具有生长旺盛、丰产稳产等特点。”姚小华和赵学民的团队精心培育高产优质种苗,帮他把这12000多亩培育成了湖北省林业局核准的鄂西北唯一一家油茶树种苗穗条销售企业。

“亏不能白吃,吃过的亏要带来效益。”这个效益是“综合效益”——油茶基地变成了科研基地,“校企”合力谋发展;种植油茶与防治水土流失紧密结合,充分享用环保政策的诸多红利;与当地村委会、村民结成共同体,附近5个村150多名村民参与田间日常管护,人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用工旺季千余村民踊跃出力,还帮扶了近20户困难家庭。

“大路越走越宽阔”
昔日光秃秃的荒土高坡,现已名声鹊起,“随县产业扶贫成绩突出单位”“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随县就业扶贫基地”“随县生态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高产油茶示范林”“中国林科院重点项目科研基地”……2022年加玉杰更是顺风顺水,6月申请“喜乡随”注册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8月启动茶油加工设备考察,2023年开年即开工;9月修建油茶循环路。

记者发现,油茶地的路居然宽窄不一,在这12000亩低山矮坡之间,4米宽的生产路26公里、6米宽的生产路21公里,还有高标准绿化公路5公里、6米宽沥青路8.8公里,他驾车带记者在17.3公里漆黑的柏油路上驱驰,感动地说,“这17.3公里是政府投资帮我修的,全省油茶种植现场会在这儿召开,还将举办油茶花节,平日也方便附近市民上山体验油茶果采摘乐趣,欣赏油茶花。”

10月11日,全省油茶产业拓面提质增效行动启动现场会,就在龚家湾油茶基地召开。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与会人员,省林业局副局长宋丛文说,发展油茶业的三个瓶颈(用地、品种技术、管理)加玉杰都解决得很好,针对森林防火,这片油茶林就是天保林、隔离带;针对水土流失,它是公益林。他盘活了一片荒山,让它可以“难时立功,平时生财”,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项目。“龚家湾油茶基地科学育种育苗,政府群众群策群力,加之公司管理到位,现已发展成为全省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好、管理最有效的油茶基地之一。”

据介绍,环潭镇有岳雄丰、佳禾、慧勤三大龙头企业,通过“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推广油茶种植。随县全县已有23.5万亩荒山变成“油田”,涉及木本油料省级龙头企业6家、万亩基地4个、种植大户40多户。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绿油油,正成为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相关阅读
2023-07-21 10:07:11
2023-07-21 10:06:03
2023-07-21 10:04:38
2023-07-21 10:03:34
2023-07-21 10:02:11
2023-07-21 10:01:04
2023-07-21 09:59:54
2023-07-21 0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