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市坚定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成立了“长垣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整合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承担全市的创新发展公共服务职能。先后启动建设驼人医疗器械产业新城、卫华智能制造产业园、河南矿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合作引进中科创新园、北起院长垣分院等,融合建设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成长器,引领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创新发展。2021年专利授权量3085件,是2012年的13.5倍;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额17.68亿元,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3.34%,多年保持全省县(市)第一;先后被评选为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全省技术市场先进技术合同登记处等,2021年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排名第76位。
十年来,我市明晰创新发展路径,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重点,引导企业聚力聚焦到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上,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做大做深科技型中小企业蓄水池,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形成“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促进产业群体壮大、能级提升。截至目前,我市拥有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相比2012年共拥有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了量的提升。
十年来,我市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打造创新研发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发挥技术优势,鼓励和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产学研用”合作“强链补链”,建立“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联建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前沿技术,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建成中原学者工作站、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128个,相比于2012年拥有省、市研究(创新)中心20个有了质的飞跃,有效促进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跑地位。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的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放眼未来,需要将创新驱动作为撬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动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
今天的长垣,正以实际行动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有所作为,勇于担当,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贡献长垣力量。
相关阅读
2023-07-21 10:07:11
2023-07-21 10:06:03
2023-07-21 10:04:38
2023-07-21 10:03:34
2023-07-21 10:02:11
2023-07-21 10:01:04
2023-07-21 09:59:54
2023-07-21 0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