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高原深处的“兵”字号工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7 17:22:28

  维稳戍边是兵团的看家本领、立身之本、职责所在。处在高原的兵团第十一师北新路桥集团北新岩土公司牢记使命,使命所然,打造“兵”字号工程,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

  高原山区,道路崎岖,路况复杂,沿线气候恶劣,达坂路段时常有风吹雪,山体落石和坍塌滑坡,没有信号,缺氧,低温,缺水等问题接踵而至。

  项目部从2020年9月组建开始,就确立了“科学训练带强兵 优质高效创丰碑 ”的目标,将员工纳入维稳编制,并成立由32名骨干组成的应急民兵分队,项目经理汪安旬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在项目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使整个项目团队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同时,在“兵”字号工程建设氛围的感染下,全员以“兵团精神”为引领,发扬“兵”的作风,彰显“兵”的属性,在项目管理中融入“兵”的元素。

  随处可见身着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的身影,既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为“兵团人”在高原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地处生命禁区的八号公路项目,为适应高原“作战”环境,项目自发组织员工学习高原病预防及治疗注意事项,项目驻地建立了“公共医疗室”,组织民兵和劳务工体检达1000余人,接诊病号450余人次,诊断出肺水肿病人8人,救助危机病人4人次。

  “兵”字号工程是履行维稳戍边使命的创新。全程长96.848公里的施工任务,最高海拔达5600多米,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通信讯号,“头三脚”怎么踢,是项目启动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八号公路项目党支部主动作为,勇挑生命禁区的高原“作战”重担,绘制“作战图”,全员满怀希望和激情,在困难中摸索前行,深入探索、创新出一整套别出心裁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协调各方力量、主动联系、积极应对、重点攻关的方法;在施工段面上,实行以点带面区域重大战略、难易交错、重点突破的方法,不断拓宽作业面;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以工代学、以会代培、以老带新、培养骨干的办法,有效带动了工程建设中技术人才匮乏这一短板。打造一支“着迷彩服能战斗、戴安全帽善生产”的员工队伍,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能够随时拉得出、用得上。

  该项目经理汪安旬说,项目按计划竣工,我们非常有信心,项目部也将不断完善军事训练增强职工民兵的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意识,把精神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以兵团精神凝心聚力。

  “青年”是八号公路项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基本上都是“80后”。守在高原,扎在高原,驻在高原,他们始终把自己当做国防队伍中的一员,部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部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立即冲上去,部队对保通有什么新的要求,立即去执行,充分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兵团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以激昂饱满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积极进取的品格踏实工作,用热诚与勤奋谱就出亮丽灿烂的青春华章。

  当听到一声军哨声,民兵分队的成员马上到民兵器材库上带上头盔,拿上盾牌,在操场集合,相视站立,整理服装,进行日常训练。“我们缺氧不缺精神,我们缺氧不缺精神......”铿锵有力气势高昂的口号在耳边一遍一遍的回荡缭绕。

  2020年冬天,项目保通民兵队伍在巡线时发现有人在施工作业,了解到,南方某连在挖地窝子,他们是第一次来高原,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无机械、无设备的情况下,40多人徒手连续战斗了两天,只挖了80公分,为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项目立即组织民兵队伍成立“青年民兵突击队”,调动机械设备,忙碌了2个小时最终挖通,指导员握着分队民兵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兵团企业确实不一样,能吃苦能抗事。为此,还送来了锦旗表示诚挚感谢。

  2021年冬天,为不影响部队车辆通行,不影响战略物资及人员的运输,在零下40℃寒风肆虐的冬季高原上,八号公路项目党支部成立“民兵应急队伍”,为道路畅通无阻保驾护航,清雪除冰,赢得当地部队的一致好评。

  在高原上战斗的575天里,该项目与当地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不遗余力参与兵地共建、应急救援,见义勇为......先后为当地办实事、好事56件,获得了当地的广泛赞誉和信任。

  2021年,该项目被评为十一师“兵”字号工程先进项目部,项目党支部副书记范子兵被评为十一师“兵”字号工程先进个人。

  北新岩土公司党委将继续以“兵”字号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带头树立“兵”的意识,强化“兵”的功能,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自觉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该公司党委书记田秋林说。(文/张丽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太好了,家门口的讲习班终于开课了,家里的‘神兽’有人管,我也好安心上班。”近日,家住长沙县湘龙街道盘龙社区的张女士说起“家门口&rd[详细]

2023-07-21 10:07:11

  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2023年7月20日上午,岳麓区洋湖街道白庙子社区邀请长沙市岳麓区羽翼心理服务中心莫成开展“青听心语&rdq[详细]

2023-07-21 10:06:03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共建共享法治社会意识,普及民法典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7月20日上午,岳麓区司法局洋湖司法所联合蓝天村在洋湖明园小区开展长沙市[详细]

2023-07-21 10:04:38

  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023年7月20日,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司法所组织5名大学生来到莲花镇云集村马湖塘组法治文化广场[详细]

2023-07-21 10:03:34

  “百家春超市每月赞助奶粉一罐”“我提供免费家庭水电维修,比如水龙头、灯、门,总之他家坏的东西,我尽力负责完成,做出我该做的事情”“庖[详细]

2023-07-21 10:02:11

  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加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2023年7月19日,天心区赤岭路街道新丰社区在辖区开展以“提高风险防[详细]

2023-07-21 10:01:04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非遗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课外生活及兴趣爱好,增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2023年7月7日,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梅岭社区[详细]

2023-07-21 09:59:54

团员志愿者带领青少年追寻红色足迹青少年们认真聆听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激励新一代青年与时俱进,进一步了解湖南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重温往昔峥嵘岁月,使广大青少[详细]

2023-07-21 09:56:56

  • 湘ICP备2023011976号
  • 稿件投诉:2132650680@qq.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