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非遗”,印象里总是觉得古老又传统,就像博物馆里那些藏品,作为最珍贵的文化遗产陈列在玻璃柜子里,供人观赏。
但走进位于橘子洲的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长沙非遗馆”),你会发现它竟然是当下年轻人必打卡的“新区地标”。他们从深圳、上海、贵州等城市远道而来,走进长沙非遗馆,发现原来印象中又古又旧的非遗,也可以很年轻,也可以很好玩又新潮。

走进长沙非遗馆,你会看到“民国时期一户老长沙人家四世同堂过新年的热闹场景”。

围绕“家”的主题,非遗馆秉持一个人、一个家、一座城、非遗即生活的策展理念,将展厅分为家堂、家艺、家音、家味、家节、家人六大部分,整个馆内收藏各类非遗展品千余件,展示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70余项。

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一座名叫《四羊方尊》的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是来自浏阳县独特的手工艺品,用生成于2亿多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
炉火纯青的雕刻技法赋“石”予灵魂,让青铜礼器与“梅兰竹菊”在“石”中相遇,彰显隽永的东方文化与厚重历史的永恒生命力。它只是静静的摆放在玻璃柜里,但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身上的历史和匠人的精工巧作。
馆内珍品无数,除了可看之外,还能尽情地玩,沉浸式地玩。
一楼的展示厅分布了许多媒体互动平台。在这里,你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了解长沙窑铜官陶瓷“浴火重生”的过程;可以亲身体验齐针、滚针等神奇的湘绣针法;可以以玩游戏的方式感受麻山锣鼓的喜庆和热闹,见证长沙臭豆腐从食材准备到烹制出锅的全过程……
长沙非遗馆的二楼是“非遗匠人坊”。这里陈列着诸多兼具人文性、创新性,符合当代审美潮流与实用价值的非遗文创产品,它们的存在让非遗真正回归到日常生活场景的应用。
为了让人们更加沉浸式的了解非遗,今年暑假,长沙非遗馆每周都会邀请来自长沙各地的非遗传人前来免费授课。
我们去的那天有剪纸、夏布织造、核雕三项非遗项目可以体验,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是夏布织造。
小时候看电视剧常常向往织女的生活,一推一拉,动作优雅,但真正体验后才知道,这其实是个体力活。
夏布,从《诗经》中走来。《诗经》产生的年代,全世界还处于蛮荒时期,但我们的民族却如少年充满生机。
浏阳夏布织造精致,具有轻薄细软,凉爽透气,易洗易干,经久耐用等特点,是夏季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但它的制作过程却极为繁复。
全制作流程有七十二道,主要分为收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绞团、整经、穿筘、上浆、织造、悬晒、整形、加工染色等等。
只体验了织布这一个环节,就让我手忙脚乱。织布的环节很简单,仅有窜梭、扳框、踩板三个动作,但要完成它们,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却至少需要2分钟。
匠人们自然已经熟悉了这一流程,但每日坐在织布机前重复地进行着这一系列动作,却也不是易事。一个熟练的老织工,一日绩成一两线已相当不易。
不少孩子体验后表示感受到了传统手艺的精妙与不可撼动之处,每道工序都自有原理,一块夏布的诞生是所有材料、工序的浑然天成。
每一种非遗,曾经也是流行,经过时间的淬炼和一代代的传承,才成为了经典。如今,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探索,非遗也可以重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有趣的“体验”。
非遗传承人、爱好者和手艺人,或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非遗年轻化”的探索者和见证者。一起将非遗传承下去,从传统到当下,又从当下延续到未来,成为永恒的经典。
相关阅读
2023-07-21 10:07:11
2023-07-21 10:06:03
2023-07-21 10:04:38
2023-07-21 10:03:34
2023-07-21 10:02:11
2023-07-21 10:01:04
2023-07-21 09:59:54
2023-07-21 0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