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爱心涌动 “锋”行浏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6 11:00:26

  浏阳深入践行雷锋精神,以榜样力量挺起高质量发展的文明脊梁

  爱心涌动 “锋”行浏阳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跨越60年时光,叩问初心的“雷锋七问”依然滚烫。

  在雷锋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5007平方公里的浏阳大地上,人人学雷锋、处处见“雷锋”——在突发事件中,他们挺身而出;在抗击疫情中,他们披坚执锐;在为民服务中,他们恪尽职守……

  更多的“雷锋”,是一个个身边普通人,不计回报、不声不响地竭尽所能做一些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小事、好事、平凡事、暖心事。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他们,是新时代的“雷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志愿者。雷锋精神点燃志愿服务的星火,汇聚成温暖你我的志愿之光。

  近年来,浏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1月4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强调,要全力弘扬文明风尚,全域全员全程全面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着力打造“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在3月1日召开的月工作碰头会上,朱东铁再次强调要组织好学雷锋系列活动。

  在浏阳,来自82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的19万余名志愿者,用自己的点滴善行善举温暖人心、点亮他人,让淳风美德润泽大地,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浏阳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雷锋精神

  环卫工人累了,可以进来歇歇脚;外卖小哥渴了,可以进来喝杯水;市民热了,可以进来乘乘凉……昨天,集里街道大润发前坪一座身披橘色外衣、配套齐全的“雷锋驿站”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从爱心供水屋升级来的“雷锋驿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4平方米的驿站内老花镜、饮水机、冰箱、针线、急救药品等物品一应俱全,每天都有专业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轮流在此提供服务,极大解决了市民的应急之需。

  集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会继续开展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再打造一批“雷锋驿站”,进一步推动雷锋精神在集里落地生根,让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落地有声。

  “味道好,分量足,老板待人热情,我们很感激。”日前,在北正路李和盛面馆吃完一碗米粉后,环卫工人唐月娥又挥舞扫帚投入了工作。

  从2016年以来,全城的环卫工人走进挂有统一标识的爱心早餐示范店,都能免费享用一碗热腾腾的爱心早餐。

  由市文明办牵头,浏阳日报社、市总工会、市城管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环卫工人爱心早餐已经持续运营7年,为全城环卫工人端出了32万余份暖心暖胃的爱心早餐。

  通过爱心公益众筹支撑运营的爱心早餐,凝聚着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对环卫工人的关心和大爱。这份爱心,也通过爱心早餐转化为环卫工人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中,转化为浏阳人人可享的美好城市环境,转化为美丽浏阳的响亮城市品牌。

  学雷锋,学的是精神,见的是行动。

  在浏阳,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已形成新常态。以“雷锋家乡学雷锋·爱心涌动浏阳河”为主题,“爱心早餐”“爱心救生圈”“爱心希望小屋”“爱心义诊”“爱心妈妈”“爱心助学”“爱心支教”“爱心义演”“爱心驿站”“爱心救援”等十大爱心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域弘扬了雷锋精神,为无数人送去了温暖,彰显了小城大爱,塑造了文明城市品格。

  争做雷锋传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人尽皆知的朴素话语,被浏阳雷锋志愿者一次次生动演绎——不管遇到难处的这一方是谁,也不管支援跨度有多远。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月8日,浏阳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腾富就携带救援物资随同中国蓝天救援队第一梯队飞赴土耳其展开救援。之后,浏阳队员刘梦又随后续梯队增援。2月19日,他们完成国际救援任务回国。虽然在救援期间得到了土方的盛赞,但李腾富仍感到遗憾:“如果我能早些抵达震区,或许能救下更多人。”

  实际上,这不是李腾富和他的队友第一次跨国、跨区域救援。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到尼泊尔地震,李腾富可谓身经百战。李腾富是浏阳众多救援志愿者的代表,目前,全市公益救援志愿服务队发展到12支、1800余人。在有需要的地方,就有浏阳雷锋志愿者的身影。

  此外,还涌现了浏阳市义工联合会、黄帽子志愿服务队、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彩虹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优秀的志愿服务队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榜样就在身边、榜样出自平凡。

  在梅花小区,有一间名叫“德哥鱿鱼”的小店,这是很多人必打卡的网红店,只因其有个爱做好事的老板德哥。

  59岁的德哥名叫林新德,但相比他的本名,“德哥”更知名。曾经,他因做生意失败欠下债务,后来改行摆摊卖烧烤。靠着小小的鱿鱼摊,林新德一点点还债。在还债的过程中,他坚持拿出一部分收入资助贫困学生,只因身处困境时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心怀感恩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雪中送炭的人。助学14年,他结对帮扶了12名大学生,金额近20万元。

  目前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高子涵是林新德结对帮扶的第12名大学生。去年暑假,通过本报《圆梦大学》栏目的报道了解到高子涵的情况后,刚好之前资助的一名大学生毕业了,债务也还清了,林新德决定结对资助高子涵。

  对坚持助学,朴实的林新德表示,自己也只是帮点小忙,这些学生既想读书又会读书,总得有人帮一把,“只要我还能干下去,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林新德的热心和乐观感染了无数人,也引领更多有爱的浏阳人走上奉献爱心的公益之路。

  一个好人就是一颗火种,一次相助就是一种力量。截至目前,浏阳市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2人,中国好人20人,湖南省道德模范2人,湖南好人40人,长沙好人99人,长沙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2人,浏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68人。

  浏阳作为“好人之城”实至名归、声名远扬。

  诠释雷锋群像

  行走在浏阳城乡,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手执小红旗的雷锋志愿者在路口开展文明劝导,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在文博场所,雷锋志愿者义务讲解,讲述浏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网红打卡地天空剧院,有雷锋志愿者为外地游客指引方向,让远道来观赏浏阳烟花的游客宾至如归……

  灿若星辰的雷锋志愿者积极投身卫生清洁、文明劝导、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社区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的温暖播撒大地。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犹如浏阳河的朵朵浪花,将大爱浏阳的故事传得更远更广。

  他们中,有20多年来帮助了近500名困难学生、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士的“湖南好人”胡蓉;有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养老院”,低偿、无偿收住了200多名失独、特困老人,投身公益救援14年的“全国最美家庭”朱庆国家庭;有挺身而出、知险而上勇救落水群众的“90后”新时代青年龙强军、李文新安……

  还有众多雷锋志愿者们走出浏阳,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更大的领域开展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

  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伍国强先后五次援藏,为农牧民畜禽养殖提供疫病防控技术保障,并依托浏阳的养蜂产业优势,推动当地形成了蜜蜂养殖、蜂蜜加工产业链,带动当地居民年增收上百万元,被称为“藏族同胞的好兄弟”,先后获评全国“最美支边人”“中国好人”“湖南好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淳口卫生院护师张更姣申请支援武汉,她是浏阳驰援武汉的唯一一名乡镇卫生院护师,也是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当中,唯一一名来自乡镇卫生院的护师,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罕见暴雨,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市公益救援队、市泰平救援队、市飞虎人防志愿服务队、市红鹰应急救援队、市会师应急救援队等浏阳10余支救援队相继驰援河南,将爱心播撒在中原大地。

  一幕幕勇敢逆行的场景,是雷锋志愿服务的生动注脚,亦是浏阳“好人之城”和文明风尚的具体体现,演绎了新时代浏阳雷锋志愿者的大义担当。

  共建志愿之城

  一个雷锋带动一群“雷锋”,一群“雷锋”带动一城“雷锋”。

  近年来,在市文明委的安排部署下,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引导149万浏阳人民共建共享志愿之城,引领雷锋满城。

  浏阳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单元分别建设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形成了一大批文明实践阵地,打造了多个氛围浓厚的志愿服务队伍,擦亮了多个文明实践品牌,更是扩大了“十大爱心”影响,让浏阳真正变成了一座处处涌动温情、时时感受温暖的“爱心之城”。

  随着移动互联生活方式的普及,浏阳还创新打造了学雷锋云平台,开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App平台,一网服务、一点就通、一键直达。

  通过云平台统筹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等资源要素,形成“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志愿队伍接单、群众评单”格局,构筑“结构合理、群众便利、出门可及”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阵地,实现了资源共联共享、形式丰富多样、供需有效对接。

  同时,为了让“有德者有得”,浏阳还充分礼遇雷锋志愿者,通过发放礼遇卡,实施“节庆活动礼遇”“医疗保健礼遇”“参观浏览礼遇”“免费公交礼遇”“窗口优先礼遇”“赠阅报纸礼遇”“光影书香礼遇”“生日祝福礼遇”“特困帮扶礼遇”等十项礼遇举措,全方位、多层次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感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礼遇,使道德的价值更加具体化,引导更多人向上向善、争当好人。

  多年培育,硕果累累。“爱心涌动浏阳河”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有效凸显,在浏阳,有82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9万余名志愿者,打造了26个响当当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项目、品牌荣誉层出不穷:集里街道集里桥社区、淮川街道朝阳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集里街道龚家桥社区等3个社区获评“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浏阳市义工联合会被授予“湖南省学雷锋文明实践示范点”,何平等6名志愿者获评“全省最美志愿者”……

  微光汇聚,爱满浏阳。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家国天下的热血担当浇灌着浏阳这片道德沃土,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营造了人人学雷锋、人人做标兵的浓厚氛围,让浏阳这座“爱心之城”“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文明之城”始终流淌暖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其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太好了,家门口的讲习班终于开课了,家里的‘神兽’有人管,我也好安心上班。”近日,家住长沙县湘龙街道盘龙社区的张女士说起“家门口&rd[详细]

2023-07-21 10:07:11

  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2023年7月20日上午,岳麓区洋湖街道白庙子社区邀请长沙市岳麓区羽翼心理服务中心莫成开展“青听心语&rdq[详细]

2023-07-21 10:06:03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共建共享法治社会意识,普及民法典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7月20日上午,岳麓区司法局洋湖司法所联合蓝天村在洋湖明园小区开展长沙市[详细]

2023-07-21 10:04:38

  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023年7月20日,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司法所组织5名大学生来到莲花镇云集村马湖塘组法治文化广场[详细]

2023-07-21 10:03:34

  “百家春超市每月赞助奶粉一罐”“我提供免费家庭水电维修,比如水龙头、灯、门,总之他家坏的东西,我尽力负责完成,做出我该做的事情”“庖[详细]

2023-07-21 10:02:11

  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加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2023年7月19日,天心区赤岭路街道新丰社区在辖区开展以“提高风险防[详细]

2023-07-21 10:01:04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非遗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课外生活及兴趣爱好,增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2023年7月7日,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梅岭社区[详细]

2023-07-21 09:59:54

团员志愿者带领青少年追寻红色足迹青少年们认真聆听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激励新一代青年与时俱进,进一步了解湖南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重温往昔峥嵘岁月,使广大青少[详细]

2023-07-21 09:56:56

  • 湘ICP备2023011976号
  • 稿件投诉:2132650680@qq.com
  • 关注我们